乐鱼全站官网在线登录

乐鱼全站官网在线登录:俞胜利从天下粮仓到天下粮田》 历史正剧收视突围有高招

发布时间:2024-05-16 12:16:31 来源:乐鱼入口 作者:乐鱼入口登录

  2002年,《天下粮仓》作为开年大戏登陆央视一套,收视与口碑俱佳,以CSM全国网11.58%的最高收视率夺下当年央视电视剧收视排行榜冠军。时隔14年,金牌制片人俞胜利与编剧高锋携手打造姊妹篇《天下粮田》。该剧承接《天下粮仓》的剧情,讲述十年后发生的故事。不同之处在于《天下粮仓》写粮食,《天下粮田》讲土地,不变的是创作者的“大忧患”意识。

  《大宅门》、《李小龙传奇》、《天下粮仓》这三部电视剧的收视率,分别位居央视近15年以来播出过的数万部电视剧的第一、二、四名,《大宋提刑官》的收视率创下一部电视剧连续四周超过新闻联播的央视历史纪录并保持至今。作为这些多部精品热播剧的幕后推手和制片人,俞胜利对于当下的电视剧市场有清晰的洞察与判断,在这个追新求异的浮躁环境下,他将用数据给出自己的观察。

  独舌:当年为何会做《天下粮仓》这样一部戏,您觉得它在历史剧中有哪些独特性?

  俞胜利:我一向对有“忧患”感和警世、醒世意义的题材感兴趣。当年做《天下粮仓》往大了说是想做一部关于国计民生的剧。这个理念上至高层、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会觉得跟自己的生活和际遇扣得很紧,起码不排斥。

  往深了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界流行“寻根”,我赞成作家刘恒说的“人的两大根本欲望:食与色。”我还写过四篇关于饥饿的短篇小说,被文学评论家陈福民称为“饥饿四重奏”!而像我这样的饥饿记忆——粮食情结,也正是我们现在占据最大多数的电视剧观众(30、40、50、60年代出生的人)极为深刻,甚至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而再往深了探寻,粮食与饥饿其实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深重的历史记忆!因为我国是个以粮食为主要食物的农业大国,历史上无数次的水灾与旱灾,最终都一定会出现粮食的短缺——饥荒——大面积的家破人亡——饥民造反——政权更迭等等一系列重大的社会问题。面对这样的大饥荒,任何一位执政者都会如坐针毡、寝食难安。

  独舌:《天下粮仓》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收视榜上排名第四,为什么当年不趁热打铁,一直等了十四年才创作《天下粮田》?

  俞胜利:《天下粮仓》2002年在央视播出,以索福瑞收视记录最高11.58%,平均10.47%,夺得当年收视排行冠军,也是央视15年来数万部电视剧当中排名第四,可谓:万里挑一。我是在2001年《天下粮仓》定稿后,剧组成立前与编剧高锋商定:《天下粮仓》写粮食,我们下一部写土地——《天下粮田》。

  因为《天下粮仓》震动了海内外,专家们给出了“惊天地泣鬼神”这样的评语,如此高的美誉度也让我们再想突破时望而却步,再加上又因为续集一般成功的少,常被讥为“狗尾续貂”。所以,这两方面的原因让我和编剧高锋慎而又慎。

  这十几年来,高锋光看各种资料就有一人多高,从大纲到剧本无数次被推翻,许多讨论会、专家的建议、我与高锋无数次面谈,电话通话,短信交谈等等都不计算在内,光这两年我和他的微信通信也有几万字。我们现在用于拍摄的是约60万字的剧本,但推翻的大纲和剧本的字数也有150万以上!为了这个剧,编剧高锋累出了好多病,真可谓“呕心沥血”,我以剧里面的人物的名号叫他“累臣”,还特别用书法写下这两字送他用以纪念。

  这么长时间的打磨准备,心劲儿就是想超越以前,最起码水准不低于《天下粮仓》。

  俞胜利:“大忧患”仍然是《天下粮田》的主题。首先在故事时间上,前者是后者十年后发生的故事。依然是寻根问底的思路:人无粮食不能活,粮食是生长在土地上的,土地出了问题,何谈粮食?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此外,两剧时间背景相差十年,我们保留了《天下粮仓》的主人公刘统勋、乾隆。因为剧情和人物的变化,特别是原班演员年龄、心态的变化等原因,用原班演员的思路经过反复掂量,也换了新人。

  独舌:从名字上看,《天下粮仓》和《天下粮田》都是以“民以食为天”立意,在主题表达侧重点上有哪些区别?

  俞胜利:前者是写围绕粮食的贪腐,后者是围绕土地粮田发生的触目惊心的贪腐。主要人物的刻画更成熟,更睿智、也更悲怆。除此之外,我们还另辟角度对贪腐的起因做深度开掘,比如以一个先正后邪的重要人物杜霄的人性角度、人性深度、人性的丈量带出我们的思考。“人性丈量”的宽度,挖掘的深度,我以为是我们这么多年来影视作品里没有过的。

  独舌:《天下粮仓》除了家国情怀,奇情、奇案等元素也为故事增添了不少可看性,《天下粮田》除了正剧范,有哪些“可看性”?

  俞胜利:《天下粮田》继承了《天下粮仓》的几大优点:大情怀和奇情、奇案。在《天下粮田》里,编剧高锋这一强项丝毫不减!为了加强正剧的可看性,我又特别请来长于悬疑推理的《大宋提刑官》导演阚卫平。几年前,《大宋提刑官》在央视播出,曾以最高收视率10.14%,平均收视率6.47%的成绩创下一部电视剧连续四周超过新闻联播的央视历史纪录并保持至今。

  多年的接触,我发现阚卫平导演在生活中就习惯用悬疑眼光和思维组接很多看起来丝毫没有悬念的人和事。难怪他执导的《大宋提刑官》那么扣人心弦。相信经过阚导之手的《天下粮田》一定能给这部剧带来悬疑气质。

  独舌:《天下粮仓》成为经典,演员选得好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天下粮田》在选角色上是如何考量的?

  俞胜利:影视界有两点共识,一是 “人保戏”,指的是用大牌明星为戏保驾护航;二是“戏保人”,指的是剧本品质特别突出,制作方超自信,不用花大笔酬金去请大牌明星壮胆。许多大牌明星主演的影视剧,收视率和票房确实很高,但很低的也不少,这就充分地说明了,明星不是收视率和票房的绝对保障,剧本才是一剧之根本。此外,大牌明星超高的片酬也给制作投资方带来投资风险和压力。当年《天下粮仓》启用的都是三线演员,照样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也因此推出了一批至今活跃在银屏的明星。

  综上考虑,这次《天下粮田》也未请一个大牌明星,基本都是在二、三线演员中筛选那些没毛病、有实力、肯吃苦、渴望机会、有创作激情的演员。我们启用了三个话剧梅花奖获得者:吴京安、郝平、候岩松来担任剧中最重要的三个角色。好演员遇到好剧本、好角色,他们的飙戏就会异常精彩,这是我们制片人最希望看到的。

  俞胜利:《天下粮田》主要描写了土地问题和贪腐问题,这两个混搭在一起的问题也是当下十分尖锐突出的问题。当前中央的反腐败正如火如荼,不必多说,土地问题估计大众没那么鲜明的印象,但实际上也十分严重!

  这些年,因为房地产的超高利润,投资者趋之若鹜,而房地产商们首选的是那些没什么拆迁成本的良田,这就造成了大批粮田的流失。一个国家,粮田少了,自然会极大的弱减粮食的产量,我们十三亿人口的粮食问题就会是一个极大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前几天我一个同学看到了《天下粮田》的开机消息,特别给我打来电话说家乡房地产商和当地政府官员狼狈为奸、大肆侵占粮田等带来的许多棘手的社会问题。真实的情况是,在全国各地,这类问题已十分普遍。我前年分别从几家报纸的头版头条上看到过新一届班子已经把粮食问题列为国策中的重中之重了,高层对粮食、对土地问题的态度,足以说明这样的一个问题的严重性、迫切性。

  独舌:现在的电视剧市场比较浮躁,《大清盐商》是和《天下粮仓》同类型的剧,但不管是收视还是社会影响力都比较弱,你怎么看?

  俞胜利:我没看过《大清盐商》,不好评价。我认为一部收视率、票房、口碑、社会影响力都高、都大的影视剧作品,从题材的选取上应该有足够的社会关注度,对观众的心灵要有足够的撞击度,对观众的人生感悟、认知和审美的提升都要有足够的营养,这样自然会带来上佳的口碑和社会影响。

  俞胜利:我认为人们对当代题材的认知深度,感性大于理性,我们亲身经历的人和事跟着时间、语境的变化有一定的概率会变成另一种形状。所以我偏于那些经过历史岁月反复淘洗、沉淀、多维度审视后的沉甸甸的人和事件,我认为这才更厚重,价值更高。就像一部当年播出反响前几名的电视剧,明年、后年就非常有可能被人超过。如果经过十年、二十年后的筛选,你仍然能排在数万部电视中的前几名,才说明你的价值更高。

  人的一生本来就很短暂,我不希望虚度年华,我相信绝大多数电视剧观众也愿意在享受娱乐的同时,得到更厚重、更有价值的人生启迪、文化艺术水准的提升。观众希望提升,我也希望提升,不然我们都读书、都上大学干嘛?都崇尚文化知识无非是怕自己肤浅嘛!谁愿意让人家说自己胸无点墨,银样腊枪头呢?

  独舌: 您的《大宅门》、《天下粮仓》、《大宋提刑官》、《李小龙传奇》都曾经在央视取得很好的收视成绩,现在央视播出的剧影响力却很难达到当年的盛况,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现在在业内有一种论调认为,电视剧收视率低是因为现在新媒体等等的兴起造成电视剧观众的流失。据我和我身边亲朋好友的观察和了解,我们都认为中国电视台电视剧观众并未流失,三十五至八十五岁的观众仍然是主要群体,这是一个几乎不上网看电视剧的群体,这个群体对电视台的忠实度、对电视剧的忠实度几十年不变。我仅以下三点佐证我的观点。

  1、2005年前后多年,央视一套黄金档电视剧收视率达标是5.5%,那年也曾跌落到2%多,跟现在差不多。央视把我们的《大宋提刑官》拿出来救场,播到20集时,收视率就冲高到9%多,然后因为特殊任务插播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电视剧,使一套收视率又跌到3%后,续接《大宋提刑官》21集,全剧52集播完时收视率冲高到10.14%,尽管中间停播一周,但最后《大宋提刑官》平均收视率仍然达到6.47%。索福瑞收视调查的领导在分析央视全年收视情况时说,《大宋提刑官》是那一年收视率贡献最大的一部剧。

  2、2008年由于奥运会的冲击,全国电视台的电视剧收视率普遍下降,央视电视剧也跌落到2%多,同样跟现在差不多,十月份央视拿出我们的《李小龙传奇》救场,以最高收视率14.53%,平均11.25%的成绩创下了2002年至今央视电视剧的最高收视纪录,被专家称为:掀起了中国电视剧史上第六次收视热潮。

  3、前些年,在央视电视剧收视率经常徘徊在5%左右时,几个一线%之间。那时基本是四颗星同播一部电视剧,四家卫视收视率相加应该在2—5%之间。2015年开始执行两颗星同播一部剧的政策,抢眼的电视剧如《芈月传》等,北京、上海东方两家卫视收视率相加也曾达到8%以上。

  举以上三个例子,要说明的是:电视台的电视剧观众人群数基本没变,还是那么多,而央视的电视剧观众数量却在下滑是缺失顶尖的好剧。如果有品质优良特别突出的剧,观众仍然能回来!此消彼长的规律仍然是当前中国从央视到地方电视台电视剧收视率的现状。

  至于网络剧抢走了电视台电视剧观众的说法,我认为不能成立。因为网络剧的观众跟湖南台的电视观众一样,都是年轻观众,他们几乎左右不了绝大多数电视台,更左右不了央视电视剧收视率的高低。

  俞胜利:精品剧太少的原因我认为起码有三:1、 剧本创作时间太短。《大宅门》郭宝昌前后写了五十年,历经磨难,剧本几度被焚毁,以至于在我们剧组成立大会上他泣不成声地感叹:《大宅门》不拍我死不瞑目!那种发自灵魂深处的累积、迸发和喷涌,不出大作品才怪!现在一个好作家能花两年时间去打磨一个剧本,已属凤毛麟角!

  2、资本市场大举进入影视市场。资本的天性是逐利的,他们当然乐意以最短的时间获取利润的最大化!他们就没有心思去打磨剧本。当影视剧制作以逐利为目标,以快为追求的时候,从一剧之根本的制造者编剧开始到选导演、摄、录、美、服、化、道,都开始了快节奏,粗制滥造的电视剧不充满荧屏才怪。

  3、许多电视台的购片理念误导投资制作方。像许多热门单位一样,现在的电视台是个人浮于事、庸人居多、人才稀少的国家和地方宣传机构。庸人的特征就是,没有能力看出选题和剧本的优劣,更无创新意识和文化艺术专业才华,再加上懒惰,他们摸索出了庸人、懒人经验:跟风!加之电视台领导每日万事缠身,就没有时间看剧本、看片子。全凭下属汇报,于是下属就汇报XX剧刚在哪个台播火,并且拿来收视率数据给领导看,还是某位大明星主演的呢!于是领导看了看片花,脑子里就有了形象感,就踏实些了,于是就签了字:买!

  俞胜利:从2001年创意定下开始至今已十六个年头,其间遇到了管理机构对泛滥的古装历史剧严苛的限制和把关,投资制作机构几乎都退出了这一领域,许多领导和朋友也都给我和高锋泼冷水,我俩多少也受到些影响,但最终《天下粮仓》的情结和一种情怀使我们俩没放弃,坚持了下来。该剧我不负责发行,我们投资方乐于发行,这也不是我的强项,我更乐于在“选题、创意、制作——内容提供”的空间里展翅飞翔。

上一篇:办画展、环游世界、玩剧本杀……随园嘉树“7080后”的长者日子美成电视剧! 下一篇:以史为鉴感悟实际 大型原创前史话剧《全国粮田》今晚露脸“星期五剧场”!